龟,乌龟,观赏龟,观赏鱼,观龟赏鱼,养鱼论坛,养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东游西逛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玉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羊头杖首

  清

  长6厘米

  估 价:RMB 10000

  圆雕,玉质莹润。阴线刻圆眼,嘴微开,温顺乖巧。

  

  白玉鹅首形鸠杖首

  20世纪

  长9厘米

  估 价:RMB 15000—20000

  圆雕鹅首,长喙,圆眼外凸,玉质白中带黑斑。以鹅首做杖首,寓吉祥长寿意。

  
附:高年授杖的由来

  尊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高尚美德。历史上,关于我国古代尊老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礼记·月令》,文中提出每年的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由周代倡导的高年授杖一事,一直延续到两汉以后,并且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汉初,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资格享受,成帝建始年间,降到?o岁。每年秋季,由地方的县、道政府调查户口,登记高龄老人,举行授杖礼,给老人授杖。汉时还颁布了诏书,规定授杖老人,不但允许“出入官府、郎弟(第)”,还准许“行驰道旁道”。驰道是天子驰走马车之路,绝对禁止其他人行走。即使是皇帝的儿子,也同样在严禁之列。诏书明确提出严禁对高年老人擅自征召、系拘,也不准欺殴辱骂,如有人敢违反,将被处死。东汉王杖诏书中曾记载了一件关于地方小吏殴辱王杖者案件:汝南地区云阳自水亭长张熬,殴辱了授杖者,还拉他去修治道路。在当时,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汝南太守都无法判决,上报廷尉,汉代廷尉相当于现今的最高法院院长,却也不能决断,只好奏闻皇帝。皇帝的回答很简单:还议什么,弃市!弃市是古代公开执行死刑。判处弃市,用意告诫臣民要尊敬老人。对于给高年老人赐的王杖,诏书要求地方官吏及时给予整修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具剑

  在剑柄与剑鞘上镶嵌的玉饰,我们称之为玉剑饰;饰玉的剑称作玉具剑。一柄完整的玉具剑由4个玉饰物组成,它们分别是剑首、剑格、剑琉、剑秘。

  剑首一般称为玉镡,最早的实物出土于春秋晚期的墓葬中。战国时剑首圆而薄,中央饰有涡纹,外缘有弦纹、云纹、卧蚕纹等装饰。汉剑首较战国厚度变小,正面凹塌,背面有一个圈槽,圈内有2到3个斜穿孔,光素无纹,正面比背面的直径略大,形成斜坡状。

  剑格也称护手,在剑饰中数量最少。它是镶嵌于剑柄与剑身交接处的玉质饰物,正视略成长方形,中部逐渐凸起一脊,侧视为菱形断面,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剑格的两面均琢有纹饰,如兽面纹、卷云纹、几何纹。浮雕的螭纹等。也有的剑格通体光素无纹。

  剑璏(wei)是镶嵌于剑鞘上,供穿带佩系之用。璏俗称文带。璏在几种剑饰中占的比例最大,以汉代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最多。璏嵌于剑鞘中央,正视为长方形,其上雕琢云纹、兽面纹、螭虎纹等纹饰。底下有一方框,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目前所见最早的玉剑璏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剑璏体积较战国加大,下面的孔高于前代,孔的上壁厚于下壁。剑璏表面用勾撤法起边挖地雕出边框,并琢有螭虎纹和兽面纹,制作细腻,磨制光滑。宋代以后出现一些仿品。

  玉珌是安在剑鞘尾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战国剑珌直身、体圆、较厚,早期光素无纹。战国晚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剑珌。汉代剑珌器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梯形,纹饰以螭纹为主,采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制细腻,抛光极好。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玉云矩纹剑首

  战国

  长3.5厘米

  估 价:RMB 15000

  

  青玉剑格与剑珌

  战国

  长4.7厘米

  估 价:RMB 15000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剑珌

  汉

  长7.7厘米

  估 价:RMB 30000--40000

  白玉局部有沁色,长方形,两端下垂内卷。一侧有贯孔,孔内拉丝纹,器面压地隐起龙纹,阴刻线细若游丝,毛雕痕迹显著,为东汉剑饰。

  

  白玉剑首与剑璏

  汉

  估 价:RMB 15000—35000

  

  白玉雕螭虎纹剑璏

  明

  长8.8厘米

  估 价:RMB 20000—22000

  玉质洁白,正面浮雕一螭虎纹。螭虎纹是汉代很常见的装饰题材,其形近似于壁虎而长颈,约盛行于战国后期,此件为明代仿制品。

   

  白玉云纹剑璏

  清

  13.3×3.5×1.4厘米

  估 价:RMB 15000

  上端雕一兽面,中线上刻如意头形云纹,两侧对称布置丁字形相交的勾云纹,这种图案华丽而富变化的纹饰是剑饰中常见的装饰题材。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古代宝剑饰鉴定

  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盛行以玉饰剑,称为“玉具剑”。从考古出土的情况看,战国两汉的玉具剑既有四件五饰齐全的,亦有仅饰一两件的。汉以后玉具剑绝迹,明清时出现了大量仿战国两汉的玉剑饰。下面分别介绍各类剑饰的特点。以玉来饰剑,目前见到的最早实物为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出土有一把铁剑,其首与柄部均以玉装饰;玉内部中空,贯以铜心柱;玉首呈短圆柱形,四角琢出变形兽面纹;柄部长圆柱形,上饰斜条纹。春秋时玉剑首如倒梯形,俯视略似长方形,底面中间钻一孔,可嵌剑柄,通体饰繁密隐起的蟠虺纹或兽面纹,顶面饰云纹。玉剑格长方形,俯视如椭圆形,中部有菱形孔,玉璏俯视如长方形,侧视上部略拱,两端向下卷曲,下部近一端有一长方形贯孔,用于穿系革带。器面上饰隐起蟠虺纹或云纹,边沿刻弦纹。战国时的玉剑首圆形,片状,中心有一圆形凸起,其上有细阴线刻纹。玉剑格,用于剑柄与剑身间的饰玉,扁长形,中部向两面凸起,两端薄锐,截面为菱形,表面饰变化了的兽面纹,兽面仅有两眼及鼻可识,其旁边皆琢山形勾连纹。秦代玉剑首内外圈均有弦纹,玉璏形制如前代,但器面饰勾连云纹。汉晋时玉璏表面饰阳线兽面云纹。唐代玉剑首扁圆形,内圈饰3股云纹,外圈为4条相互缠绕的条带。宋代以后出现不少仿古玉剑饰,最为常见的是玉璏,但在纹饰和做工上都有各朝自己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牌形玉佩

  牌形玉佩品种很多,一般多呈长方形,稍厚,有些是直接可以佩带,有些却要嵌镶后才能佩带,此种玉牌多琢单面纹饰。

  宋代牌形玉佩形式多样,大多不做边框,镂空技法运用广泛。元代的牌形佩则多做有边框,联珠纹边框连珠粗大厚实,内部纹饰往往高于边框,透雕深琢,层次分明,器表有钻砣痕。

  明代牌形玉佩比前代的牌形玉佩稍厚,多呈长方形,器体较小,用浅地隐起的技术来突出主要纹饰,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佩面上的纹饰,出现了一批描绘文人山水及诗文词句的画面。较为流行的是,在佩饰的正面雕琢摹仿当时名画家沈周、文徵明等人的山水画;佩的背面则镌刻着诗句或印款,确有一种高雅脱俗的韵味。也有器面饰龙、螭、鸟纹的。明人陆子冈善制玉牌,且技艺高超,无人可比,故称“子冈牌”,后世仿制他作品的人很多。

  牌形玉佩发展到清代,尺寸较明代加大,造型一般呈委角椭圆状或方形,图案琢磨细致规整,几乎无一草率之处。花蕊、叶脉以及虫鸟的须翅,均刻划得清晰可见,抛光精工,常呈现出一种极佳的温润细腻而又柔和的油脂光泽。清代中后期,牌形佩日益厚重粗笨,不但边框宽阔,而且上端的附加纹饰也更加复杂凌乱,有时佩的下端还增添了一些小型的装饰。图案内容除继承明代传统外,还出现了戏剧人物、小说故事的画面,器表雕琢细腻,平滑光洁,边框加宽。除传统造型的牌形佩外,还有其他造型的玉佩,如工字形牌、方形牌、菱形牌等。总体来讲,清代晚期的牌形玉佩制作多粗糙不精,大不如前。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工字佩

  明

  高2.7厘米

  估 价:RMB 4000

  玉质洁白无瑕,呈工字形,上浮雕各种花纹,线条流畅,雕刻精美。

  

  白玉福如东海锁牌

  清早期

  7.6×5.8厘米

  估 价:RMB 3800-6000

  器呈锁状,中心琢“福如东海”四字,边缘透雕花卉纹。繁华而不失稳实。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莲花牌子

  清

  直径5.8厘米

  估 价:RMB 10000

  玉质洁白无瑕。浅浮雕一出水芙蓉,秀美圣洁,超凡脱俗,富君子之范。

  

  白玉云龙转心牌

  清

  5.6×5.3厘米

  估 价:RMB 7000-8000

  此件玉牌玉质滋润,继承古代玉璧造型,一面乳钉一面卷云,外透雕缠枝围绕玉壁,中心有一转心,全器为整料所制。

  

  子冈款白玉山水诗文牌子

  清

  4×0.5厘米

  估 价:RMB 45000

  成交价:RMB 45000

  两块牌子以一块玉料制咸。明清玉雕装饰融入了一些文人画色彩的内容,追求风雅和闲情逸致。此牌子即为这类型作品的代表。

  

  子冈款白玉宜子孙佩

  清中期

  高5.7厘米

  估 价:RMB 50000—70000

  牌首为双龙戏珠纹,主体纹饰为童子戏蝶,艺精美。

  

  白玉经文纬武牌

  清乾隆

  高13.5厘米

  估 价:RMB 30000—50000

  阳线雕“经文纬武”4字,底以汉、满两种文字刻“乾隆御制”款,雕工精湛。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雕麒麟送子牌子

  清中期

  8.2×4.8厘米

  估 价:RMB 16000-22000

  镂雕花卉,中间为麒麟送子图案。刻工精细,寓生贵子。

  
附:子冈牌

  牌子,俗称别子,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坠饰,形状多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牌顶上有孔可以穿带。此类玉牌以明代苏州工匠陆子冈所做最有名,因后世仿制者众多,遂得“子冈牌”之名。明代子冈牌常见的形制上首多为透空的云头、龙头、花卉、螭虎、蝙蝠等。牌子一面刻画、一面刻字并镌名款,画与字均属明代吴门画派中文徵明的风格,所画题材习用人物山水、亭台楼阁及花卉等;纹饰与文字一般用阳纹雕琢,地子浅而光平,纹饰细腻秀雅。明代子冈牌虽多刻“子冈”款,但几乎无一是陆子冈的作品,大多是明末的仿品。清代子冈牌数量甚多,形式主要仿明代,此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图案的文化画色彩淡化,“八宝吉祥”、“老人拜石”、“婴戏图”等吉祥意义图案和“武松打虎”、“苏武牧羊”等故事性题材流行,文字主要刻戏文、吉语。清代雕工比明代更精细,有时显得过于繁琐。明清除子冈牌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玉牌,形式很多,两面刻画、两面刻字的均有,这些玉牌,旧亦归于“杂佩”类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玉器



  

肖生玉雕

  肖生玉泛指一般动物型玉雕,而非仅指十二生肖玉。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玉器,肖生玉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题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雕。表现手法从反映动物的特征、习性,到动物的整体刻画,以及赋予其的吉祥寓意,由简到繁,自浅至深,生动传神。

  早期肖生玉雕

  

  玉龙

  红山文化

  高26匣米

  这件玉龙是中国己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来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孚,有两并排的鼻孔,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墨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鸮

  红山文化

  头顶雕有两个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嘴部呈弧形,双翅展开,尾端平齐。有交插透孔,应是一件佩挂的器物。

  

  圆雕玉龙

  商

  5.6×8.1厘米

  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浅褐色沁。器圆雕而成,玉龙张口露齿,“臣”字形目,头顶有一对柱形角粘于颈上,双爪足,背有扉牙,身饰菱形鳞纹,短尾卷于身侧,呈伏卧状。玉龙下颏正中有一对钻的小孔,可供系挂用。此器为所见商代玉龙中惟一一件圆雕作品,且制作精致,身形五宫清楚可见,对了解玉龙和龙文化的产生发展,特别是商代玉龙的具体形态,有重要的价值。

   

  双兔

  商

  长3.75厘米;长3.7厘米

  半透明灰青玉。双兔作蹲伏状,身上是细致阴刻图案,各带一孔。刀工简约,风格古朴。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鸟

  商

  高2.4厘米

  玉鸟作停立状,圆目勾嘴,长尾和翅膀均施阴刻线条,底部素平,并分为两份。鸟嘴与胸部各有穿孔。

  

  玉龟

  商

  长5厘米

  灰青玉,表面大块钙化,底有朱砂痕,此龟龟壳平滑,壳下露四肢,排列不均称,状约爬行,其中一面有破损,头下钻有小孔。

  

  玉鸟

  商晚期

  长4厘米

  黄褐斑灰青玉。此鸟展翅作飞翔状,翼上有方形云纹。大头、圆眼,尖嘴、歧尾。嘴部有一横孔。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至汉肖生玉雕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技法在继承西周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创新。春秋时期主要表现在:用极薄的光素小玉片镂雕成成对的龙、虎、兽形饰片,其玉雕形象生动准确,同时用细直阴刻线雕琢出双勾蟠虺纹或云纹,较稀疏处加以雕琢圆圈纹,使图案均匀分布器身。战国时期玉雕器物多在边线卜加阴纹或阳纹纹线,纹样满而密,除少数兽鸟纹饰外,器物表面皆雕满纹饰,不留空白。

  两汉时期,圆雕动物形玉器数量仍然很稀少,但有一些精品存世。陕西咸阳渭陵附近出土的西汉时的玉羽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等充分显示了汉代圆雕的高超技艺。玉羽人奔马中奔马足踏流云,羽人背有双翅,骑在马上作遨游状,整体的构思和雕工皆已相当成熟。汉代玉马在传世品中亦不乏精晶,马的造型风格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马一致,马嘴、腮、鬃、臀略加夸张,体态矫健,神情威猛,颇为传神。

  汉至魏晋时期,玉异兽多作为玉镇用。在古代,人们不用座椅饮宴吃饭,皆席地而坐,或坐于坐榻之上,因此需用坐席。而坐席的前部,一般都放上铜镇或玉镇,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就有。汉代出现的动物圆雕,躯体劲健,虽然肢体、毛发、羽翼等的表现手法还保留一些早期图案化残余,但其雕刻出的线条粗而准确,整体己基本趋向写实,反映出受当时雕塑艺术的影响。

  西汉后期,还出现了使用密排短阴刻线雕琢动物的肘部(如螭虎纹的肘部)以及鹰的羽梢等的表现手法。这种线条雕刻刚劲有力,弥补了平面雕所表现的图案立体感不足的弱点。这种雕刻技法是前所未见的,并一直沿用到东汉、南北朝。凡是汉代精细器物上都有刻线细如毫发的“游丝毛雕”。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兔

  西周

  3.2×2.3厘米

  半透明浅青玉质。此兔双耳竖立,身体伸展。造型流畅自然,四肢雕工细致。前肢有钻孔。

  

  壁虎

  西周晚期

  13.2×2.6厘米

  此壁虎作匍匐状。器身边沿呈锯齿形,面部饰以抽象线条,身上还刻有模仿尺度的线条。嘴部带扁平穿孔。

  

  龙形玉佩

  战国早期

  龙是玉佩中最基本的样式,战国时楚国与中原都流行这种“S”形玉佩。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辟邪

  西汉

  4.5×5.8厘米

  青白色玉料圆雕而成。辟邪昂首挺胸,双眼前视,张口露齿,头两侧有耳,顶有独角,颌下长须垂于胸前,长尾蜷曲垂于地,前足生有肉翅,作半卧半起状。圆润流畅的线条,白色的玉料和原有的紫红色玉皮,增加了玉辟邪的光彩。

   

  玉熊

  汉

  4.8×8厘米

  玉熊紧闭双唇,双耳贴于脑后,圆而有神的双目直视前方,匹足交错呈漫步行走状。腮边,腿侧仅雕刻数刀鬃毛,却产生了鬃毛满身的效果。玉熊还突出了体态和头部特征的刻画:作者用简练的刀法,雕刻出熊肥胖举摇的体态,憨厚而可爱的神情。此为一件难得的玉雕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双虎镇

  西汉

  长5.5厘米

  估 价:RMB 50000—80000

  圆雕兼浅浮雕双虎,姿态雄浑,线条挺劲。

  

  白玉卧马

  汉

  长8.3厘米

  估 价:RMB 300000-400000

  玉质洁白莹润。马呈跪卧歇息状,姿态悠闲,温顺可爱。

  

  玉奔马

  汉

  4.8×8厘米

  此奔马用透明柔润的白玉雕成。奔马昂首嘶呜,张口露齿,鼻部隆起,双眼前视,双耳竖起。马肋阴刻线雕双翅,马尾高扬,一前足悬空抬起,处于欲停欲奔的状态。骑手头束巾,身穿短衣,细腰喇叭形衣摆,上身直立,双手紧挽缰绳。长方形底座上雕刻云纹支撑奔马的足和尾,衬托出奔马凌云遨游太空的神姿。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至唐肖生玉雕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雕出现一些新品种和新风格,与佛教题材有关的玉雕开始出现。传世品中还偶然可见玉雕狮子,与同期石刻佛座下狮子很相似,明显受到佛教雕刻的影响。此时期圆雕艺术品也偶然见到,例如天津博物馆所藏的一件青玉卧兽的造型特点是:体大而头较小,两只耳朵雕琢在玉兽的颚顶部,两腮部突出微微外翘,夸张性很强,给人以凶猛有力的感觉,整个躯体与马相类似。其玉兽在雕琢技法上继承厂汉代风格,采用勾撤刀法,刀法简练,所刻线条刚劲有力,整个玉兽躯体磨制得匀净光滑,威武雄壮,展现了艺术家经过想像、夸张雕刻出来的象征祥瑞的“灵兽”形象,与同时代的石刻艺术有相近似的风格。综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玉雕风貌,它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玉雕工艺的直平雕刻刀法,另——方面又实现了刀法由粗简向精湛发展的转变,并且完全摆脱了汉代玉雕工艺古朴粗略的做法,从艺术构思和雕刻技巧上来看,都进入了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圆雕艺术品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多,传世品中尚能见到一些圆雕。唐代动物形玉雕有狻猊、鹿、鹭鸶、牛、马、羊、鹰、雁、孔雀、鹤等,但此时期的龙凤纹和前代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唐代的雕琢方法除继续保留运用传统的镂雕、圆雕等手法外,大量地使用阴刻线,例如表现动物的腿毛,喜用较密集的阴刻线装饰,无论是粗线或是细线,刀法均纹丝不乱,在造型上注重起伏,能表现出内在的美感,强调突出动物形体的肌肉、动态、力量和体积感,基本上和同时期的石刻雕塑手法相同。唐代还流行一种盘结状动物造型。如盘状骆驼与马,而猫科动物也常见相类形态,不过盘结的玉马则甚为罕见。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辟邪

  南北朝

  高4.5厘米

  估 价:RMB 50000-80000

  圆雕,作跳跃状,昂首,两角。辟邪与天禄是并用的,一角的叫天禄,两角的叫辟邪,有辟除邪恶之意,故有制为小形之器。有小伤。

  

  玉兽

  隋唐

  5.8×2.2厘米

  此件玉兽,全身没有纹饰,全以砣具琢磨而成;玉质青玉,而全身受土浸斑驳,底部中间砣磨的凹槽和穿孔方式及造型等,和南北朝之后的动物类似,应为隋唐时北方少数民族所雕之玉。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玉透雕行龙佩

  唐

  12×1厘米

  估 价:RMB 100000

  成交价:RMB 176000

  古人按龙的动态分行龙、升龙,降龙、蟠龙,坐龙等。此件玉龙呈行走姿态,故称行龙。长鼻长发,雕三爪,厚唇上举,龙牙与上唇呈梳子形。嘴角超眼角,尾梢缠后腿。背面素平,有6对对打的斜孔,是为镶嵌饰。玉质洁白莹润,雕琢细腻生动,整体玲珑剔透,是唐代玉龙中罕见的精品。

  

  白玉瑞兽

  唐

  长4.5厘米

  估 价:RMB 15000-18000

  成交价:RMB 15400

  此器作静卧状,雕刻刀法粗犷有力、简洁,造型优美,为唐代玉雕中的精品,因平底亦可做镇纸使用。

  

  玉鼠

  唐

  长5.3厘米

  估 价:RMB 8000-12000

  此件玉鼠,圆雕,作蜷伏状,两眼圆睁,两耳直竖,一副小心谨慎模样。线条简练有力,器身匀净光滑。

   

  骆驼

  唐晚期

  6.2×3.8厘米

  此件玉雕雕一小兽伏骑于骆驼上,以空心管钻眼,呈突出状,好似胡人双眼,而大脚板也是唐代较为惯用的雕法。雕者的巧妙构思,善用其黑斑质地雕成小兽,使此玉兽和骆驼的色泽分开,相映成趣。玉质呈润糖色,有柔光与老化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07-2-5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元肖生玉雕

  宋代纹饰比起唐代大大丰富了。北宋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向富丽繁密的方向发展,南宋则趋干精巧秀雅。辽金时受两宋影响,但也有地方特色,豪放有余。最常见的题材是龙凤,还有孔雀、鹦鹉、鹭鸶、鹤、雁、鹊、雀等。

  辽金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喜欢狩猎,玉雕中出现了海东青(鹘)捉天鹅和山林熊鹿的图案,这是北方特有的题材,图案为荷叶、莲花、水草及一只天鹅颈钻于水草之下、一只小如鹦鹉的海东青欲吃鹅脑等,这类图案又称为春水图案;以山林熊鹿为题材的图案为山石、柞树、群鹿等,我们称之为秋山图案。这些图案表现的天地极为广泛,不仅有广阔的自然视野,而且造物天然,各具形态,反映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生活。

  如果说唐代玉器气韵生动、形象夸张的话,那么宋辽金玉器则既能突出表现对象的内心世界,又能准确地掌握细节的变化,做到所制玉器起伏自然、转折合理、真实精练,所以以“形神兼备”来概括这一时期玉雕工艺的特点是适宜的。

  元代玉器中也有为数众多的、带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玉雕器物。常见的玉雕纹饰有鹿、虎、螭虎、鹤、龟、龙、凤、雁等,内容丰富多样,题材广泛,尤以描写北方民族浓厚生活气息的作品最为突出。雕刻技法中既有粗又有细,粗的雕琢刀法浑厚,颇有仿古风味;细的器物又确实是细得出奇。

  宋元时期流行各种鱼形佩、鸟形佩,较为引人注目的是玉龟类作品。龟类题材的玉雕早在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出土,以后的各代多有玉龟雕刻,而且各种玉龟都能给人一种神秘感。观赏陈设的圆雕和动物明显增多,往往寓有谐音古语和民俗内容。例如:鱼表示“喜庆有余”,羊表示“吉祥”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观龟赏鱼,龟龟救助,龟环境布置,龟饲养技术 ( 闽ICP备12006998号 )

GMT+8, 2024-12-23 09:25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