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乌龟,观赏龟,观赏鱼,观龟赏鱼,养鱼论坛,养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7|回复: 7

黄永松:“中国结”结中国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永松,男,1943年10月17日生于台湾省桃园县,1967年6月毕业于“国立艺专”(今“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科。

  1971年,应吴美云的邀请一同创办英文《汉声》杂志,致力于平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978年,创办中文版《汉声》杂志。深感传统文化在急速现代化潮流冲击下,将消逝得无影无踪。为此,大量、全面、快速地从事调查采集及整理成书,希望能为衔接传统与现代尽

力。三十六年来始终秉持“计划编辑”的原则,在详密的选题覆盖下,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已得到欧、美、日相关学界的认同,引为研究依据。客观上也促使中国传统民间文化逐步融入世界文化群体中,成为有影响的人类优质文化。

  回首过来路,起初是南来北往,踏遍台湾本岛与离岛,继而两岸开放,仆仆风尘地深入广阔的文化母体,探访民俗活动和采集民间艺术,直到现在。

  现任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财团法人汉声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汉声数码股份有限公司总策划及艺术指导。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位来自台湾民间文化学者,他不仅肩负着了解台湾本地民间文化的任务,还要承担起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的重任。近年来,“中国结”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其中,还有他一份不小的功劳——

  黄永松:“中国结”结中国心

  1971年1月,黄永松受邀创刊《汉声杂志》英文版。接着,黄永松先后参与了《汉声》中文版、民间文化系列、还有文化丛书、童书等的编辑出版工作。时至今日,黄永松仍然没有停止自己的工作,他说,“我这‘文化大梦’做了三十六年,还有梦未醒,仍然在工作岗位上乐此不疲。”回首过来路,黄永松的足迹遍及了台湾岛。1987年两岸开放,黄永松又很快地深入广阔的文化母土,进行探访民俗活动和采集民间艺术。“这些年间,许多难忘的经验曾交织成酸甜苦辣各种心境;奇怪的是,如今回想从前,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只有一种,那就是有如陈年好酒一般的醇美。”36年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每当回忆起过去的种种,黄永松总是充满着欣喜与满足感。

  近年来,“中国结”红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其中,黄永松是功不可没的。1980年,为整理中国传统老结艺,黄永松向无数的老奶奶学习编结法,从最常用的纽扣结到老床帐钩下的结饰,到故宫珍藏的玉如意挂的结饰,发现中国流传的结艺众多,但非常零散,黄永松和同事们对此进行程式化的整理,建立系统的理论,将中国编结艺术总结成11种基本结,14种变化结,并将其总结命名为“中国结”,出版《中国结》系列丛书。从此“中国结”的名字由台湾传遍全世界华人区,再传回祖国大陆。提起这些黄永松总是很开心,他说,“这是我认为民间技艺结合传统与发展最成功的例子。”

  当德文版的《中国结》出版时,黄永松前去介绍中国结。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忧不知道在德国,何处可以买到编结用的绳子?可是他的德国朋友却说,德国大街小巷工艺美工店很多,到处都可以买到。听到这样的消息黄永松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感到一种紧迫感与责任感,“西方人比我们更重视手工艺。”制作土布系列《夹缬》专题时,黄永松前往浙江温州山村里,调查蓝印花布——夹缬,调查完毕时,染坊主人说就要关闭染坊,不再作夹缬,由于生活形态转变,夹缬使用日渐减少,染坊主人已到了无法维持经营的地步。黄永松当机立断,认购了一千条,请染坊主人至少再做一年。此后,黄永松还在文章里呼吁《汉声》订户和朋友来认购夹缬。《夹缬》一书出版后,全世界纺织界的专家、学者亦纷纷找汉声介绍去看这种失传千年的工艺。时至现在,当地的夹缬制作仍呈欣欣向荣之势。

  2002年10月到11月,黄永松同编辑们从到黔东南到黔西、黔北,深入探访蜡染工艺。在采访绕家蜡染时,有一位102岁的老奶奶,展示出自己90岁时以古老的竹刀沾枫木腊绘成的背扇,为了展览所需,黄永松想采购这件作品。本已答应成交,但当黄永松和编辑们拿了背扇要离开,老人却追上他们把背扇抢回。其曾孙又从她手中要回来还给他们,其曾孙和老奶奶沟通后,老奶奶剪下背扇边缘的一小块布,才把剩余的背扇交给我们。老奶奶说:“我剪下一小块留下它的灵魂,其它的身体给你。”老奶奶对自己作品的感情,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受感动,蜡染之于创作者,都是有生命的东西。

  36年来,黄永松一直从事着自己热爱的编辑工作,并从中学习到很多。黄永松说:“《汉声》自创刊以来,中国文化便是关怀的核心,‘衔接传统和现代’更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74年,汉声拍摄的旅游记录片“中国传统的七个节日”在美国LA GUANA BAY BEACH影展中获得“世界最佳旅游记录片”首奖,以及“亚洲影展最佳记录片”。

  1976年,汉声杂志刊登了一系列多方收集而来,并经过整理、分析的传统中国结艺,图文并茂地描绘介绍各种结的编制过程。1981年,汉声杂志社又出版了中国编结的历史及编结的种类、工具、材料、工艺,图文并茂地展示中国结艺术魅力的三本专集,并给中国装饰结命名为“中国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被翻译成数种文字出版。

  1993年,汉声杂志第46、47、48期推出了“楠溪江中游乡土建筑”专辑。

  1994年,汉声杂志第65、66期推出了“福建土楼”专辑。

  1997年,汉声杂志第98期推出了“中国门神大展”专辑并举办展览。

  汉声杂志第99、100期推出了“剪花娘子库淑兰”专辑并举办展览。

  1998年,汉声杂志第109期推出了“母亲的艺术——中国女红”专辑并举办展览。

  1999年,汉声杂志第26、27期《戏出年画》获中国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奖”。

  2001年,举办了“大过蛇年•汉声年画展”。

  2003年,举办了“贵州蜡染展”和“惠山泥人展”。

  2004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惠山泥人”大展。

  在台北市举办了吉祥年画“大过鸡年”展。

  汉声杂志第137、138期推出了“碛口乡土建筑”专辑,并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法国、日本和海峡两岸的专家在碛口举办“中国•碛口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在美国巴尔帝摩民俗美术馆举办为期半年的“剪花娘子库淑兰展”。

  在北京举办吉祥年画“大过狗年”展。

  黄永松的图片故事


    1988年冬天,土楼专家黄汉民带著我,在福建省的闽西和闽南地区,进行“福建土楼”的调查。前后十六天,一共完成了包括五凤楼、圆楼等七十二座的记录、测量、绘图。

  第四天早晨,我们从拖拉机上跳下,站在山岗上往下望,田螺坑底,土楼成群,像是太空基地,真是壮观。当时兴奋的往下跑,一个转弯,石旁山花开得澜漫,前面像是遗世独立的桃花源。忽然拦路的年青农民出现,阻止了我们的前进,我们告之来意,才知道前面村中都是黄姓同宗居住,真高兴!但是他出了两个考题,答对了才能进村。

  (一)你们二人姓黄,是什么“黄”?

  黄汉民愣在那里……我明白他问的是堂号,立即回答:“江夏堂的黄”,因为我刚参与了民族姓氏源流与迁移的研究,特别注意“黄”姓的事,因此答对了。

  (二)祖宗诗,怎么念?

  我不假思索,大声的念:“……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在吟念的情境中,听到这位年青乡亲大叫:“好了。”

  我们过关了,他态度为之一变,好像对我很佩服,老哥称呼,具体行动地为我们提著包包,往村里跑去。

  村中居民得到信息,族中长老带著男女老幼,接待我们,喝茶送,话家常、问来意,热情洋溢中展开土楼测绘工作:登梯爬高、拉皮尺计量尺寸、拍照、访谈,进行顺利。我们没时间接受进餐款待,只好在离情依依中告辞。

  

  1997年秋天,有个机会,黄汉民和我带著海外的建筑学者考查土楼,旧地重游,来看我难忘的田螺坑“黄姓土楼群”。分别九年,长老平安,族中老小都好,高兴的一起合照留念。

  ◎ 背景说明

  1988年冬,为存在于神州大陆的人类伟大建筑奇迹,进行“福建土楼”的调查与测绘工作。由12月13日至28日,十六天奔波于土楼集中的闽西、闽南地区。从地图上看,是中国疆域中的“仓中一粟”,微不足道,但其中却藏了数以千计、庞伟的土楼奇景。

  

  旅程虽然辛苦,我们钻进楼中、爬登屋顶,拉皮尺丈量,把测绘资料写在笔记上,向居民采访,填写问卷。

  土楼,固然是世建筑的奇葩,然而我们对它的兴趣不限于建筑本身,也牵连到它历史的成因、其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在特殊时空的变迁和适应……总而言之,土楼这题目正像其他民间文化的专题一样,是个“活生生”的存在,也是传统文化可见、可触、可感的具体化呈现。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说明

  1987年得悉,失传千年的古老印染工艺──夹缬,居然还在浙南民间流行。

  初次见到夹缬作品,便是这块“百子图敲花被”,那是1990年,在上海的“中国蓝印花布馆”,同时也首次见识具备“明渠暗沟”秘密的夹缬雕花古版。

  1997年10月,我们前往浙江省宜山镇苍南县工作,上海见到的“百子图”便是由此地作坊供应的。

    在这间弥漫著蓝靛颜色和气味的作坊里,我们见了笑吟吟,蓝手夹白烟的老艺人陈康算。他不多话,立即在这蓝色世界里示范操作起来。经过了调蓝靛之后,便是一连串夹版,一次又一次的浸染、卸版、展开夹缬、晾晒的历程。工作了三天两夜,完成翔实的拍摄工序,记录了完整的工艺。

  夹缬是在工艺典籍上列入失传,并且说不清技艺,甚至推测错误。居然还在民间默默传承,令人兴奋!当我们工作完毕要向主人告辞的时候,突然听到作坊的主人结束行业的宣布。我们震撼不已!怎么办???

  几经研究了解,我的决定是向他们订购一千条,因为一年作坊的营运是生产一千条夹缬。从纺织土白布、打制蓝靛染料开始,才轮到作坊染布的工作……夹缬作坊的蓝靛大锅才能保持温热状态,一落落的布由锅中抬起、摊开,在阳光下展示灿烂的蓝花。

  为延续作坊的寿命,汉声竟成了千条夹缬的认购者。随著汉声杂志108期夹缬的报导,海外的织染学者、研究者,纷纷组团前来,让汉声的编辑导览夹缬的作坊。千条夹缬陆续由热心的读者打电话,或亲自来购买,去美化他的现代生活。

  夹缬作坊一家家的复苏,因为这项文化工艺产业而带动了当地旅游事业。

 楼主| 发表于 2006-5-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说明

  1999年12月28日,早晨我们到黔东麻江县龙山乡青坪村。

  久闻瑶族饶家的蜡染技艺,至今还用古老的“竹刀木蜡”点蜡花,枫木蜡是蜂蜡应用前的防染材料,竹刀也是铜刀使用前的工具。竹刀不易导热,不贮蜡,故一笔一画,笔画长度有限,因此大有朴拙之味。

  由姐姐张世蓝,妹妹张世英为我们削竹制刀,起火融解枫木蜡,调和松香和牛油,开始示范,即将失传的古老点蜡工序。

  点蜡工作漫长,引来了好多邻居观看,热心协助访谈。这些饶家女,穿著蓝花花的瑶族妇女服装,不论是路上相遇,行走挑担,路边下田工作,或家中操作家事,她们头上都还顶著头帕,留给我深刻印象。靠近拍照,行、住、坐、跑,正侧向背各种角度取景,清新自然而又雍容,真是美丽。

  由于古法制作的“竹刀木蜡”工艺的蜡染,从前资料上阅读过,今天能一睹芳踪,又顺利做好工艺记录,不亦快哉!

  很想为筹备已久即将展出的“蜡染展”求购一件,丰富展品,于是向随行的瑶族青年开口。他取来一件曾祖母绘制的背巾,极为拙美,正是我喜欢的。付钱告辞时,一位痀偻著腰,嘴里叽哩咕噜,拄著柺杖,颤颤巍巍的老婆婆,向著我冲来,要抢回这件背巾。我们愣在那儿,眼见三番两次抢回又送来,我决定不要了。

  感人的事发生了,倔强的曾祖母,忽然和善的亲自送来背巾,他的曾孙告知我们,曾祖母已经102岁了,这件是90岁时绘制的,现在把边缘剪下一块留起来,就可以给你了。我不禁问道:“为什么?”他转告曾祖母的话说:“灵魂留给自己,身体给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 22:59:5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观龟赏鱼,龟龟救助,龟环境布置,龟饲养技术 ( 闽ICP备12006998号 )

GMT+8, 2024-11-15 14:23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