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乌龟,观赏龟,观赏鱼,观龟赏鱼,养鱼论坛,养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Q

[分享]中国淡水鱼类图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拟缘[鱼央] [鱼央]

Leiobagrus marginatoides Wu

(鱼蜂子)

外形与白缘[鱼央]相似。体较长。背鳍刺一胸鳍刺长度相等。脂鳍在勺尾鳍连接处稍凹,但不形成明显的缺刻。

生活于江河的底层。个体小,体长50毫米的个体已达性成熟。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兆]

中华纹胸[鱼兆] [鱼兆]

Glyptothorax sinensis Regan

(石黄姑、黄腊丁)

头平扁。眼小。上唇具小乳突,下唇薄而光滑。须4对,上颌须有宽阔的皮褶与吻部相连,未端超过胸鳍起点。颏部和胸部均具皱褶。体无鳞。背鳍刺短,光滑。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脂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

底栖小型鱼类。常在急流中活动,用胸腹面发达的皱褶吸附于石上,以昆虫幼虫为主要食物。56月,在急流石滩。上产卵,卵粘附于石块上。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箴]

鱼咸] [鱼咸]

Hemirhamphus kurumeus Jordan et Starks

(针鱼)

体细长,稍侧扁。口上位,上颌短。呈三角形,下颌细长,形似针状。两颌相对部分具细齿。眼大。鳞薄。体半途明。背鳍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

小型鱼类,生活于湖泊中上层。主食浮游生物,兼食昆虫等。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将]

[鱼将] [鱼将]

Oryzias latipes (Schlegel)

(万年[鱼参]、稻花鱼)

体侧扁,背部平直。头略平扁,被鳞。眼大。口上位,横裂。无侧线。背、腹鳍均小。背鳍位厂体后部,几与臀鳍相对。尾鳍近截形。

生活于池塘、稻田及湖泊的上层。性活泼、喜集群。47月为生殖季节,分批产卵。卵膜具丝状物。个体从小,最大不超过40毫米。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体。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鳢 科

乌鳢 鳢科

Ophicephalus argus Cantor

(黑鱼、财鱼、乌棒)

体略呈圆筒状。头尖,稍平扁。口裂斜伸至眼后。上下颌具尖齿。头部覆盖鳞片。背、臀鳍基部很长。胸鳍、尾鳍圆形,腹鳍小。

闪猛性鱼类,常潜伏在水草丛中伺机袭捕食物,主食鱼、虾。口腔内具辅助呼吸器,常吞吸空气,能适应缺氧环境。产卵期在57月。亲鱼将水草搅成环形的巢,产卵于其中。卵为浮性。亲鱼有守巢和护仔鱼的习性,最大个体重十余市斤,生长快,细刺少,是群众喜爱的食品。

分布很广,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几乎遍于全国各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合鳃科

黄鳝 合鳃科

Monopterus albus (Zuiew)

(鳝鱼、蝉)

体圆,细长,呈蛇形。尾尖细,唇发达,上、下颁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联。体无鳞。无偶鳍,奇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

栖息于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肉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黄鳝具性逆转的特性,一次性成熟前均为雌性,产卵后,卵巢渐变成精巢。雌鳝达性成熟最小个体长约340毫米。产卵在洞穴中,亲鱼有护卵的习件。最大可达N市斤。分布广泛,产量高,肉味鲜美,具特殊风味,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分布于全国各类水体。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刺鳅科

刺鳅 刺鳅科

Mastacembelus aculeatus (Basilewsky)

(刚鳅、刀鳅)

体细长。吻尖而突出,具游离皮褶。上下颌均具绒毛状齿。体被细鳞、无侧线。背鳍有3334枚硬刺。无腹鳍。背、臀鳍基步极长,与尾鳍相连。

底栖鱼类,栖息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个体不大,一般体长在250毫米以下。分布于长江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父鱼科

松江鲈 杜父鱼科

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

(四鳃鲈、花鼓鱼、媳妇鱼)

头大。平扁,体上鳞,皮上遍布小突起或皮褶。背鳍2个,基部相连。胸鳍大而圆。腹鳍胸位。尾鳍后缘稍圆。每边鳃膜上各有两条橙黄色的斜条纹,似四片鳃叶外露,故名“四鳃鲈”。

为近海洄游鱼类,能生活在咸淡水或纯淡水中。幼鱼4月溯河,在淡水中生长,肥育,121月降河。春季在沿海浅水地带产卵。卵成块附着在蚌类的空壳或砾石上以鱼、虾为食。个体不大,产量不多。但肉鲜嫩而肥美,自古闻名,为我国四大名鱼之一,以上海市松江县产者力最著。现已进行人工养殖。自渤海近岸至厦门均产此鱼。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旨]

白头鳜 [鱼旨]

Siniperca whitehensi (Boulenger)

头略尖,口较大,下颌稍向前突出。鼻孔离眼前缘远。上下颌犬齿不发达。鳃耙一般为7。幽门垂扁平不分枝,共分三叶。在同类鱼中鳞片稍大。眼后缘的鳃人上有三条黑色狭条纹,后鳃盖骨上角有一黑斑。

喜生活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分布于浙江、广西及海南岛等地主要河流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旨]

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

(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胖鳜)

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头大,口裂略倾斜,下颌突出,上颌后伸至眼后缘。上下颌前部有犬齿状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幽门垂200左右。

栖息于静水或缓流水域。有在湖底下陷处躺卧的习性,夜间活动觅食。凶猛性鱼类,食其他鱼类和虾。生殖季节在57月,产浮性卵。肉质优良,少细刺,向披誉为名贵鱼。产最较高。现已试行人工繁殖和饲养。

分布于全国各主要要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体鳜 [鱼旨]

Siniperca roulei Wu

(竹筒鳜)

体较细长。头尖长。下颌突出,犬齿成单行;上颌后伸至眼中部的上缘,其前部犬齿为多行。鳃耙退化。颊部、鳃盖及腹鳍前的腹面均有鳞片。幽门垂约10个。

生活于江河缓流地区,湖泊中较少。个体小,常见的体长100200毫米。数最不多。

分布于湖南、福建、广西各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鳜 [鱼旨]

Siniperca kneri Garman

(母猪壳、刺薄鱼、羊眼桂鱼)

体形与鳜相似。眼较大。上颌后端不达眼后缘。幽门垂6895

生活习性与鳜相仿。更喜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流水环境。性凶猛,以鱼、虾为食。最大个体可达5市斤左右。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分布于长江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鳜 [鱼旨]

Siniperca scherzeri Steindacher

(岩鳜鱼)

外形似鳜。鳃耙4枚。侧线鳞104124。幽门垂4533。头部具暗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

江河、湖泊中都能生活,尤喜栖息于流水环境。个体不大,一般体长100300毫米,产量不高。

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各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鳜 [鱼旨]

Siniperca loona Wu

(铜钱鳜)

体侧扁,背部呈弧形,口端位,上下颌几等长;口较小,上颌后端达眼中部。眼大。鳃耙68。侧线鳞6470。幽门垂10个左右。体色深暗。

栖居山溪的缓水区。个体小,常见为60120毫米。数量不多。

分布于卞湖南、广西各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旨]

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nnes)

(鲈板、鲈子鱼、板鲈、花鲈)

体长,侧扁。口大,稍倾斜,下颌稍长于上颌,前鳃盖骨的后缘有细锯齿,其后角下缘具3枚大刺。鳃盖骨后端有1刺。体被小[木节]鳞。背鳍2个;第1背鳍为12根硬刺,第2背鳍由13根软刺组成。腹鳍胸位。尾鳍叉形。

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性凶猛,以鱼、虾为食。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肉味鲜美。为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我同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甾]

[鱼甾] [鱼甾]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鱼甾]、白眼)

体呈圆筒状。头短,前部平扁。吻宽,下颌前端有一凸起与上颌的凹陷相嵌台。上下颌具绒毛状细齿。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体侧纵列鳞3841。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与至尾鳍基距离相等。臀鳍3,8。尾鳍叉形。

近岸生活,能适应淡水、咸淡水或海水等不同环境。成鱼以着生泥表的硅藻和其他生物为食。体型较大,体长可达800毫米。肉细嫩、富含脂肪,属上等食用鱼类。产量高,是海港养殖对象之一。分布于我国沿海。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赤眼梭[鱼甾] [鱼甾]

Liza soiuy (Basilewsky)

(赤眼[鱼甾]、梭鱼)

体形似鲍。眼稍带红色。脂眼睑不发达,仅存在于眼的边缘。体侧纵列鳞4147。背鳍两个,第一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臀鳍条3,9。尾鳍凹形。

近海鱼类,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口咸淡水中,亦能到淡水中生活。食浮游生物。在浅海和河口咸淡水中产卵。生殖季节为46月。个体较大。是上等食用鱼炎,也是优良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分布于沿海和各江河口。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塘鳢科

沙鳢 塘鳢科

Odontoburis obscura (Temminck et Schlegel)

(塘鳢、蒲鱼)

体粗壮,前部浑圆。头大,稍平扁,口上位.两颌具细齿。颊部肌肉发达。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人。腹鳍胸位,左右分离。生殖期间:雄鱼体表光滑,雌鱼体表粗糙,有明显的生殖突。

底层鱼类,喜隐居于岩石缝隙,或泥沙、杂草等隐蔽处。食虾。46月产卵,以石隙、空蚌壳及破瓦罐等为产卵巢穴。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肉多,鲜美可口。江浙一带以[]菜、蒲鱼(沙鳢)为名菜。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等地。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幼] 塘鳢科

Hypseleotris swinhonis(Gunther)

(黄肚鱼、黄麻嫩)

体短小。口斜裂,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均具细齿。眼径大于眼间距。体被[木节]鳞。背鳍2个,彼此分离。胸鳍大。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形。

栖息于水体底层,为江河、湖泊常见的小型鱼类,一般体长40毫米以下。数量较多,无经济价值。

分布于长江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22: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暇虎鱼科

[木节][]虎鱼 []虎鱼科

Cte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庐山石鱼、春鱼)

头略扁平,吻钝。口端位,下颌微突出。体被[木节]鳞,头部裸露。背鳍之个,彼此分离。腹鳍胸位,左右愈合成吸盘。雄鱼背鳍、臀鳍较长。

底栖性小型鱼类,成鱼散居于石隙中。食各类水牛无脊椎动物。46月产卵,卵粘附于石上。幼鱼有集群溯游习性,可大批捕捞,加上成为风味特殊的食品。

分布极广,除青藏高原外,几乎遍于全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观龟赏鱼,龟龟救助,龟环境布置,龟饲养技术 ( 闽ICP备12006998号 )

GMT+8, 2024-9-20 05:51 , Processed in 1.1093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