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乌龟,观赏龟,观赏鱼,观龟赏鱼,养鱼论坛,养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Q

[分享]中国淡水鱼类图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鲟 白鲟科

Psephurus gladius (Martens)

(象鱼、鲟钻子

  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1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后缘尖。体表光滑无鳞。

  栖息于江河中下层,有时进入大型湖泊。健游,性凶猛,主食鱼类,也食虾、蟹等。春季在长江上游产卵。是著名的珍稀鱼类,为我国所独有,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生长迅速,个体特大,“千斤腊子,万斤象”之“象”即指白鲟。曾记录过体长达7米者。分布于长江、钱塘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8 23:56: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鲱科

Hilsa reevesii (richardson)

(三黎鱼、三来)

  体侧扁,腹缘有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口大,端位,上颌正中有一缺刻。鳞片大而薄,无侧线。

  洄游性鱼类,生长于海中,每年46月溯河行生殖徊游,67月产卵,卵浮性。产卵后亲鱼即降河归海,幼鱼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肥育,以浮游生物为食。910月人海。

  个体较大,肉细脂厚,为鱼中上品,久享盛名。产于长江以南各人河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8 23:56:5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短颌[鱼齐] [鱼是]

Coilia brachygnathus Kreyenberg et Pappenheim

(毛花鱼)

体形长而侧扁。上颌骨后伸不超过鳃盖后缘。无侧线。纵列鳞6877。胸腹部具棱鳞。胸结上部有6根游离的丝状鳍条。臀鳍基部极长,与尾鳍相连。

为纯淡水生活的种类,栖息于江河中下游和湖泊中。食水生无脊椎动物。生殖季节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肉味鲜美,为群众喜食的鱼类之一。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8 23:57:3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齐] [鱼是]

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

(刀鱼、毛花鱼)

体极扁薄。上颌骨后伸至胸鳍基部。无侧线,纵列鳞7483。胸腹部具棱鳞。胸鳍前6根鳍条游离呈丝状。臀鳍基部极长,与尾鳍基相连。

为洄游性鱼类,春、夏季由海进入江河行生殖洄游。在干支流或湖泊的缓流区产卵。卵粒具油球,受精后漂浮于水体上层孵化发育。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肥育至秋后或翌年人海。成鱼食小鱼虾。小型鱼类,但在同属中其个体最大,大者长达40厘米。重280克。为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01: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银鱼 银鱼科

Heemisalanx prognathus Regan

(面条鱼、面鱼)

体细长,为体高的11倍左右。下颌缝合处有肉质垂。舌上无齿。胸鳍条89。体透明。

洄游性鱼类,34月从海中洄游到江河口咸淡水中产卵。亲鱼产卵后死亡。生活在水体上层。个体虽小,但在生殖洄游期间数量较大,形成鱼汛。味颇鲜美,深受群众喜爱。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江河口咸淡水区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0: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银鱼 银鱼科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Abbott)

体细长。头部上下扁平。吻尖,略呈三角形。具有舌齿。背鳍起点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大十至胸鳍基部。体透明。

在海水淡水中都有,一般活动于水体。上层,在江河、湖泊宽阔的水面中产卵,生殖季节为13月。个体小,常见个体体长为150毫米左右。主食小虾、小鱼。分布于我国沿海和江河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0:3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湖短吻银鱼 银鱼科

Neosalanx tangkehkeii taihuensis Chen

(小银鱼)

体细长。头部扁平。吻钝,呈弧形。无舌齿。背鳍起点距尾鳍基部小于至胸鳍基部的距离。体透明。

纯淡水种类,生活在水体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繁殖期37月,在湖边水草丛生地区产卵。个体小,繁殖力强,数量较大。味鲜美,经加工鲜冻,或晒成鱼干畅销国内外。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0:4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鳗鲡 鳗鲡科

Anguilla japonica Temminck et Schlegel

(白鳝、鳗)

体长,圆筒形,尾部稍侧扁。上下颌具细齿。鳞甚小,隐埋于皮下。背、臀鳍低,基部长,后端均与尾鳍相连。胸鳍小,圆形。腹鳍缺失。体无斑点。

降河性洄游鱼类。海中产卵。仔鱼为透明的叶鳗,春季,当仔鱼发育成幼鳗时,成群游人江河,在于支流或湖泊中肥育,成熟后降河泅游至海中繁殖,以食小负、蟹、虾和水生昆虫为主。一般夜间活动。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多脂、营养丰富。现已进行人工养殖。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各河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1: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胭脂鱼 胭脂鱼科

MyxocyprinuS asiaticus (Bleeker)

(黄排、火烧鳊)

体形随生长而变化,幼时体高,成年体长。唇厚,上下唇均具乳头状突起。下咽齿一行,数多,呈梳状。背鳍条多,延全臀鳍的后上方,成熟雄鱼的臀鳍及尾鳍具珠星。体色也随生长而变化,幼鱼体侧有3条黑褐色横斑,稍大则体色灰褐并渲染有红紫色的彩晕;成鱼体色粉红或略带青紫色,从吻端于尾鳍基有1条猩红色的宽条。

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主要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34月在江河上游急流石滩产卵。多栖息于上游,幼鱼和未成熟个体也见于江河中下游及湖泊中。

个体大,生长较快,可长至60市斤以上,是大型经济鱼类。同时也是胭脂鱼科分布在亚洲大陆的唯一的种,具重要的学术价值,应重视资源保护。分布于长江及闽江水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1: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沙鳅 鳅科

Botia (Sinibotia) superciliaris Gunther

(钢鳅)

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未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鳍未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

小型鱼类。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分布于长江中、上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1:2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斑副沙鳅 鳅科

Parabotia fasciata Dabry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口角须较长。眼下刺分叉,未端达眼球中部。颊部被细鳞。腹鳍末端距肛门甚远。肛门位于腹鳍基至臀鳍起点之间的前3/5处。

栖息于砂石底质的江河底层。食水生昆虫和藻类。个体小。广布于北起黑龙江南至珠江的各江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1:4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昌副沙鳅 鳅科

Parabotia banarescui (Nalbant)

颐下无钮状突起。须3对,口角须短。眼下刺分叉。颊部被细鳞。腹鳍未端后伸到达或超过肛门。肛门位于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中点之前。

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湖底层。分布于长江中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3:0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8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漓江副沙鳅 鳅科

Parabotia lijiangensis Chen

吻长与眼后头长相等。眼径等于或小于眼间距。眼下刺分叉,未端达到或稍超过眼中央。颐部无突起。须3对;口角须长度稍短于眼径。颊部具鳞。腹鳍未端达到肛门。尾柄较高。

小型鱼类。生活于江河底层。分布于漓江和湘江上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9 0:28: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塘鳢 塘鳢科

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

(汶鱼)

体近圆筒形,后部侧扁。头略平扁,宽大于高。吻宽圆。口阔大,端位。前鼻孔鼻管细长,悬垂于上唇;后鼻管粗长。体及头被细鳞。背鳍分离,相距颇远;胸鳍大,圆形;腹鳍胸位,左右分离;尾鳍圆,基部上端有1白边黑眼斑。

栖于近海河口或淡水中,食小鱼虾及水生昆虫。常见体长100150 mm。体肥,鲜美,富营养,向被视作珍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江河中下游。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齿塘鳢 塘鳢科

Philypnus chalmersi Nichols et Pope

(南模、蚂拐鱼)

体细长,头长锥形,宽高约等。口端位,下颌稍突出。两颌具细齿5行。体前被小圆鳞,后为较大柿鳞。纵列鳞4146。背鳍分离,相距较近;胸鳍长圆;腹鳍胸位,分离;尾鳍略圆。

生活于内陆淡水的小型鱼类。常栖息在溪河底层。一般体长50150 mm。分布于海南岛及珠江、红河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斜纹鲻鰕虎鱼 鰕虎鱼科

Mugilogobius obliquifasciatus Wu et Ni

体长,圆筒形。吻短钝。前鼻孔管状,悬垂于上唇之上。颌各具齿2行,无犬齿。舌端圆形。鳞较大,颊部无鳞,鳃盖被圆鳞,体被弱柿鳞。背鳍分离;腹鳍胸位,愈合成吸盘。体侧具6条黑色鞍状斜纹,尾鳍基部有1大黑斑。

小型底层鱼类,一般体长3050mm。数量少。分布于海南岛南渡江河口咸淡水及淡水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舌鰕虎鱼 鰕虎鱼科

Glossogobiuss giuris Hamilton

体圆,粗壮,后部侧扁,尾柄细长。头长,平扁。吻尖突。口稍大,近端位,下颌略突出。舌游离,前端分叉。鳃盖上方被小鳞;体被较大的弱栉鳞。背鳍分离;腹鳍胸位,愈合成长圆形吸盘:尾鳍略圆。

生活在浅海及江河口咸淡水区域,也进入淡水。食小鱼虾、甲壳动物等。在同类中体型较大。分布于东海、南海及台湾各河口。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斑纹舌鰕虎鱼 鰕虎鱼科

Glossogobius olivaceus Temminck et Schelgel

体粗壮,后部侧扁,渐细。头圆钝。吻宽扁。口阔,端位,下颌稍突。两颌齿绒毛状。舌游离,分叉。体被较大柿鳞。背蛤分离,第一背鳍的第二棘最长,常延长成丝状;腹鳍胸位,愈合成吸盘;尾鳍圆形。头后背部有4横行小黑斑。

为近海栖息的小型鱼类,亦进入淡水生活。分布于台湾海峡、东南沿海及河口。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褐栉鰕虎鱼 鰕虎鱼科

Ctenogobius brunneus Temminck et Schlegel

(竹壳、南模、老糠)

体近圆筒状,后部侧扁。头略平扁。吻长,口端位。颌具齿多行。眼小,眼间相近。鳞大,头部裸露,体背被栉鳞,腹部圆鳞。背鳍2个,分离,雄鱼第一背鳍第三、四鳍棘常延长呈丝状;腹鳍胸位,呈宽短的圆吸盘。体侧上部各鳞具红点,头、颊部有红色虫状纹及斑点。

底栖小型鱼类,生活于底质多砂石的溪河中。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广布于东南部各水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氏栉鰕虎鱼 鰕虎鱼科

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 Nichols

体稍粗壮,后部侧扁。头大,宽扁。吻圆钝。口端位,具带状细齿。舌小,略尖。前鼻孔短管状。眼较大,位高,间距小。体被栉鳞,腹部裸露,背鳍前亦无鳞。背鳍分离,相距较近:胸鳍宽圆;腹鳍呈圆吸盘。第一背鳍前部有1翠蓝色斑。

底栖小型鱼类,常栖息在砂石底的山溪流水,亦在江河、湖泊的浅水区生活。56月繁殖。数量虽少,但著名的“庐山石鱼”就是由栉鰕虎鱼(幼鱼)和本种(幼鱼)加工焙干而成,别具风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的南盘江水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观龟赏鱼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观龟赏鱼论坛立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观龟赏鱼,龟龟救助,龟环境布置,龟饲养技术 ( 闽ICP备12006998号 )

GMT+8, 2024-9-19 09:29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