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动跑到文物局,请文物局懂行的红卫兵前来抄家。的确,这些红卫兵与众不同,虽然是抄家,却知道这些文物的价值,运走时非常小心。他还记得一位同学讲过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小学生到院子里来看热闹,在一块古代巨型条砖上踩了一下,一位红卫兵便训斥道:“靠边点,踩坏了怎么办?”那个小学生说:“踩坏了我赔!”红卫兵说:“你赔得起吗?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这话吓得小学生赶紧站到了一旁。
王世襄的举动启发了黄苗子都风。家里有不少珍贵的藏书藏画,其中有黄苗子为研究古代美术史而购买的一大批明清刻本书籍,有些还是国家图书馆都难以找到的孤本、抄本。他们担心这些书同样会被糟蹋,便由黄苗子主动前往美术出版社,请求造反派来抄家,将这些珍贵的东西—一收走。
当把家里的书画文物运走之后,他们好像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与老朋友见面便如释重负地说:“这回解放了。一辈子都做物质的奴隶,这次下决心交出去,真觉得解放了。”
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又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如此轻松?当看到一辆辆车子驶出胡同口时,他们的心一定在滴血。图书文物毕竞是多少年与他们相依为命的伙伴,毕竟是自己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与它们告别,终归难舍难分。惟一聊以自慰的是,虽然他们不再可能著书立说,但这些图书文物如果保留下去,便能够让更多的人去利用。
有这样一种深藏的愿望,恰恰表明他们无论如何变化,无论如何跟随时代,但骨子里永远保留着对文化的热爱。
芳嘉园小院的主人们,王世襄、黄苗子、郁风、张光宇就是这样一种文人。表面上看来,他们无法抗拒疯狂年代,显得懦弱、安分、自甘沉沦。但是,他们内心其实从来就是坚韧的。既然上帝已经安排他们从事这样一种事业,他们就永远不会抛弃它。无论处境多么恶劣,他们对文化的热爱依然深藏于心,一旦有可能,他们又将重新将之拥抱,在文化创造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
于是,文化尽管会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却不别民灭。文化的延续正有赖于一个个普通文人生生不息的文化信念。
没有“文革”史无前例的对文化的破坏,就无法映衬出那些文人所执著的文化观念的可贵。同样,没有那些文人所执著的文化观念做对照,也就不可能凸显出“文革”的荒唐!
王世襄的小院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气氛。先是黄苗子郁风夫妇被关押进秦城监狱达7年之久,他们的孩子工作的工作,下乡的下乡,可以说家不成家。一段时间里,王世襄夫妇也前往外地的“五七干校”劳动。这时,街邂安排其他几家居民搬来居住。私家小院顿时成了一座大杂院,里面陆续搭起一间间小屋,作为厨房或者储藏间。原有的宽敞一下子显得嘈杂拥挤,旧日格局与气氛不复存在。在文化被践踏的年代,私有财产同样失去了本来的神圣,反倒被视为耻辱与罪恶。这对王世襄实在是另外一种不幸。
然而,固有的信念从来没有汉天。在那些黯淡的日子里,王世襄夫妇在自己的小屋里,仍然摩学着喜爱的物件,仍在可能情形下,撰写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而这种写作热情,在“文革”结束后,一发而不可收。
王世襄前两年最终离开了他的小院,住进一套现代化的公寓。他说,实在不能再忍受小院里一位退休铁匠每日每夜没完没了的敲打声。他说,那个小院不久后可能要被拆掉,成为房地产开发的地盘。说这话时,他似乎很平静,但能让人感觉到他多少有一些留恋,或者无奈。
遗憾已是永远。让他感到欣慰的是80年代以来,他已经出版了十几本书,包括三卷本文集。倾毕生心血收集的明清家具,他认为也有了一个圆满合理的归宿。他说,这对于他这样的文人,已知足常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