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祥 新民晚报·新民网 2007年06月04日 首批导盲犬到上海,由志愿者领养已近三个月了。这几天,我们走访了部分志愿者家庭,看到了一条条导盲幼犬正在一家家普通人家健康成长。养犬志愿者虽然很辛苦,却都很快乐
退休的王玲玲本来家中养有一条宠物犬,为了导盲犬的寄养,她把自家的小狗寄养到奉贤的亲戚家去了。她领的导盲犬名叫“光辉”,每天喂它两顿,每顿七八两狗食,很有规律的。一天带它下楼三四次,散步、大小便。还要教它简单的英语口令,如:好(good)、不(no)、走(go)、坐(sit down)等等。有人在家的时候,“光辉”挺乖的,家中没人的时候,它就耐不住寂寞,开始捣蛋了,将拖鞋满地乱拖,把沙发巾拉到地上,等主人回来了,它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声不响地躲在一边。王玲玲说:“它就像一个小孩子,既聪明,又顽皮,我们领养它,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乐趣。”
家住普陀区的汤晓俊是刚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出于要为残疾人做些事的愿望,申请领养了首批导盲犬。3月初,他笑逐颜开地抱了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幼犬回家,至4月中,原先9.5公斤的“塔潭”已经有近15公斤了,毛色乌黑锃亮的“塔潭”,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汤妈妈为它买了100多元的“咬咬胶”,汤爸爸为它在五楼内阳台特制了一个不锈钢的笼子,铺上地板和地毯,让“塔潭”有了自己的“房间”。清晨5点半,小狗准时地敲响“房门”,家人就带它下楼散步方便;6点整,小狗一定要进食了;下一顿饭,要等到晚上6点整。平时,家人经常带着“塔潭”去逛街,熟悉马路、菜场、饭店、超市等。小汤说:“我们的小狗训练得很乖的,你看茶几这么低,上面放一碗红烧肉,它一抬头就能吃到,却不会去吃,最多用鼻子闻闻。家里来了客人,茶几上放着一盘西瓜,它其实很想吃,却不会去碰,只是伸伸舌头。当然,平时我们也会适当地给它吃一点水果。”
在残联工作的曾华炜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小荀,还没有要孩子,却一片爱心地领养了导盲幼犬。很不巧的是,他们起初领养的幼犬水土不服,不肯进食,他俩又是冲藕粉、又是输营养液地忙了好一阵,后来还是与南京方面联系换了一条犬。现在他们领养的“区茂”是今年1月4日出生的,算是6条犬中的小弟弟,撒尿都不会抬腿,一切都得从头教起。有一次,小荀要为狗窝喷消毒水,“区茂”硬是不领情,使劲地咬她的裤腿。还有一次,“区茂”在厨房里欢奔乱跳,把灶台上洗干净准备吃火锅用的菜全部打翻了…… 本市约有各类残疾人94.2万,其中视力残疾人约为15.7万。 这次导盲犬训练培育项目是为盲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一种探索。 日前,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财团法人日本导盲犬协会、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共同发起的导盲犬训练培育项目已启动。第一批6条3个月大的纯种拉布拉多幼犬被6名志愿者抱回家寄养,开始进入6-8个月对幼犬的基本生活起居训练。接着,导盲犬将经过约1年的正规训练,再与盲人共同进行磨合训练,相互适应后,该犬可以为盲人服务8-10年。 说起这些可爱的导盲犬,每一个志愿者都像说起自家的孩子一样,有说不完的话。可是6个月以后,他们将完成基本生活起居训练的任务而与它们分别。导盲犬又将开始投入怎样的训练?我们将继续跟踪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