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豹紋守宮應該稱做豹紋擬蜥,但本文還是以豹紋守宮稱之) 大多數的守宮是夜間活動的,而且沒有會移動的眼瞼,只有一層薄膜,用以保護眼睛,有橢圓形的瞳孔,就像貓眼一樣,有肥厚的腳趾墊,覆以細微的爪勾,利於攀爬,即使是爬玻璃或天花板。
豹紋守宮有可移動的眼皮,沒有腳趾墊,屬於“Eublepharis”亞科,拉丁名為“Eubiepharinae”翻譯為“真的眼瞼”所以大部分爬蟲飼主稱牠為“eyelid geckos”— 有眼瞼的守宮,學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macularius意思是“有斑點的”。 豹紋守宮原產於印度及巴基斯坦,棲息於沙漠或乾草原,通常以大石的縫隙或孔洞為遮蔽所,當乾燥時這些區域不會烘烤的有如沙漠,今天豹紋守宮大多可在寵物店看到,但都是人工繁殖的而非野生的,成體全長(含尾巴)約為20cm,最大可達25cm。
豹紋守宮的尾巴與其它蜥蜴一樣具有防衛作用,如果施加壓力,尾巴很容易斷掉,而且尾巴斷掉後會不斷蠕動,這稱為自割。其功用為分散掠奪者的注意力,趁機脫逃,尾巴基部略為收縮處便是自割處,此處於尾巴自割後,血管會自動封閉,尾巴於自割後會自動重新長出來,但不如先前的好看,重新長出的尾巴比較寬,但長度約為原來的一半,顏色與質地都不均勻,失去尾巴並不會傷到守宮,除非有一段的時間未進食,因為守宮的尾巴是用來儲存脂肪,於食物缺乏時提供能量來源。有些爬蟲將尾巴當作脂肪的貯藏庫,如果食物缺乏時,則爬 蟲將拒絕自割。
豹紋守宮是非常漂亮的爬蟲類動物,身體會有紫褐色及亮黃色的條紋(帶狀),當長大時黑暗條紋開始打散成小點,少數成體會留下一點點條紋圖案,現今所被飼養的豹紋有二種基本顏色“褐色”及“亮黃色”。褐色的變化,有些以灰棕色為底色,有些以紫色為底色,而斑點覆蓋其上,亮黃色的變化,是以亮黃色為底,少數還會有一些橙色的斑點,豹紋守宮能吃大多數的昆蟲,已知野生的守宮會吃甲蟲、蜈蚣、蠍子和蜘蛛,適應力強,幾乎能吃得下的東西都吃。
選則一隻豹紋守宮 選擇豹紋守宮須注意幾點: 一. 眼睛飽滿明亮,眼角沒有沉澱物,如果眼睛出現凹陷或污濁,眼睛不能睜開或不情願睜開都是有問題。 二. 嘴巴不能有腐爛,口鼻部沒有擦傷或是看似乾酪的組織。 三. 食慾良好,尾巴肥大,會餓死的守宮有瘦長的尾巴,通常可以看得見肋骨及脊椎,腿很瘦長,像這樣子已經在死亡邊緣。 四. 檢查守宮身體是否有損傷,不可選擇有自割痕跡的守宮,有痂的守宮可能有傳染病。 五. 檢查四肢有無缺少趾頭,這種現象常有,因為同類偶爾會互相打架,若手指及腳趾腫脹,那就可能有傳染病,細菌感染會導致腳趾頭掉落,長期的脫皮不完全,也會造成腳趾掉落。 六. 檢查體外寄生蟲,一般寄生蟲大多出現於守宮腹部,且會在鱗片下挖刺並吸血,約為鹽巴顆粒大小。扁蝨稍大些,通常為紅色或褐色,牠們會產生一些像粉刺的腫塊,以四肢基部最容易發現。 七. 消化系統是否出了問題,通常在排洩口附近會看到乾掉的糞便或沾黏底材。
安置豹紋守宮 籠子很簡單,但要高亮度比較好,10加侖(37.8升)的水族箱可養一對守宮,用一般的水族箱就可以,底層為細沙或樹皮木屑,約2.5cm厚。守宮會吃沙粒,其原因不明,也許是和雞的沙囊一樣可幫助消化,當食物缺乏時守宮會吃食較多的沙石,而導致腸道阻塞死亡。豹紋守宮需要一個又暗又靜的地方當作家,因為其屬於夜行性,所以幾乎白天都會躲在躲避盒內,躲避盒可用塑膠或紙板製成,10cm寬、5cm高,出口大約4cm寬、2.5cm高。
光線,熱度,濕度 籠子上方最好有接合密切的蓋子,以防守宮因任何原因而爬出來,雖然可能性極少,豹紋守宮不會爬玻璃,但是有時候會站在石頭上或是攀到一角而足以跨到籠子的邊緣並且爬出來。
蓋子放好後,在容器的上方用白熾燈在內部做出一個曝曬的區域,寵物店裡有爬蟲類動物專用的活動曲頸可固定檯燈,60或70瓦的白熾燈就足以使底層的區域或石塊的溫度上升至大約30 ~ 32℃.曝曬區必須要在躲避盒的另一端。造就溫度梯度,把它想像有冷的一邊和熱的一邊,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區域,這樣可以讓守宮自己選擇喜歡的溫度,雖然守宮是“冷血的”,但這種說法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爬蟲類動物的體溫比我們想像的都要高,但牠們不像我們一樣由體內產熱,牠們由外界吸收熱量,並藉由熱源與冷域之間熱能的來回穿梭,得以維持相當穩定的體溫,這是非常有效率的方法,這意味著爬蟲類動物能夠將吃入的食物絕大多數轉換成能量,運用到成長、再生、及其他功能上。哺乳動物,拿人類來說,我們必須花費部份能量用以儲存,來保持自身的體溫,也就是說我們使用較少的能量在生理機能上。
白熱燈是可以使曝曬區熱起來,但是,稍微害羞一點的守宮要是不出來怎麼辦?“保溫石”是另一種選擇,它可以提供熱能又不至於太熱,把保溫石埋入土中有助於散佈熱量,用溫度計去測量,勿使溫度超過36℃,並把熱源放置在躲避盒的另一端。
即使已經使用保溫石,也需要有一些光源,豹紋守宮是夜行性動物,有光時會躲起來,儘管如此,光仍然是必須的,因為光會設定守宮體內的生理時鐘,除了冬眠期之外,容器內的“白天”長度大約為12個小時,或是再多一點點。
有些飼主建議用全光譜螢光燈,像是vitalite,這種燈能幫助曝曬的爬蟲類動物生成一些維生素D,但是豹紋守宮會躲避燈光,所以作者認為這種燈是不需要的,在飲食中加入維他命補充物就可以了。
豹紋守宮是沙漠動物,但是牠們的巢穴通常會比周遭棲息地的溼度來的高,每天一次,用噴霧器“弄溼”籠子,尤其是巢穴的入口處附近,將會有助於提升溼度。作者所謂的“弄溼”不是指“濕透透”。 食物與水: 豹紋守宮並不難餵食,作者認為牠們是最容易一直保持進食的守宮,牠們是食蟲的”吃昆蟲的動物”可以餵牠們吃一種或是兩種不同的昆蟲。
蟋蟀 蟋蟀是餵食守宮主要的食物,灰色或是家居的蟋蟀,可在寵物店買到任何大小的蟋蟀,從超過3cm的成熟蟋蟀到細小的蟋蟀都有,依照守宮的頭的大小來選擇所適合吃的蟋蟀尺寸。成熟守宮的頭會超過2.5cm,可以吃的下完全長大的蟋蟀,而較小的守宮,不要餵比牠們的頭還要長的蟋蟀(約0.7Cm)。
你可以一次買兩打的蟋蟀,但是不要一口氣餵掉,把蟋蟀儲存在有蓋子的容器內,以防牠們爬出來,大多數水族館都有出售那種叫做“小動物箱”的塑膠盒,它的蓋子有狹縫,這種的最好,如果想節省的話,也可以用一加侖的廣口瓶(別忘了在瓶蓋上鑽洞),成熟的蟋蟀可以保存超過一星期左右。
買來的蟋蟀不能當做完全的主食,寵物店大量買進蟋蟀,但銷售速度很快,所以大多沒時間餵蟋蟀吃東西,你買進的蟋蟀至少有好幾天未進食,所以消化道是空的,含有較多的殼及少許的蛋白質,你要先將蟋蟀餵滿有營養的食物,然後才拿去餵守宮吃,這樣守宮就不只是吃到蟋蟀,也能攝取到蟋蟀所吃下去的營養。
蟋蟀不愛挑剔,牠們幾乎吃任何東西,我們想要做的是提高一點蛋白質含量,加入一些蔬菜量,增加幾種重要維他命的含量,有幾種食物能添加蛋白質量,可用各種不同的囓齒類動物飼料,這樣就很足夠了,但是作者比較喜歡用海水魚飼料當作食物,因為含有較多的營養成分。這些所有的乾燥食物會使蟋蟀相當口渴,所以也要加入一小塊多汁液的水果或蔬菜(這有助於提高牠們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含量),有兩種選擇,一是碎胡蘿蔔(可提供維他命A及一些鈣質),二是柑橘薄片(也是良好的鈣質來源且能提供豐富的維他命C),但餵食魚飼料,因為蛋白質含量較高,所以蟋蟀的排泄物味道較重,且有些水果較甜,容易吸引螞蟻,也值得注意。要讓蟋蟀有12 ~ 24個小時的時間吃營養食物,然後才可以被拿來餵守宮。
當你買進一隻豹紋守宮時,或許你不會把“要提供蟋蟀美食”這件事當作首要切記之事,但是那卻是相當有價值的,別忘了,蟋蟀只是用來“包裹”一切良好的元素,而這些食物實際上是要給守宮的,良好均衡的飲食能使守宮活潑、強壯並且會是個良好的生育體。
最後,要餵守宮之前,還得在蟋蟀身上混雜上,特別為爬蟲類動物製造的維他命/礦物質粉末,水族館會有適合爬蟲類動物使用的維他命補充物,鈣與磷的比例至少要6:1。若不這樣調配,磷會防礙鈣的吸收,還必須注意標籤上的其他事項和使用期限。
麵包蟲 有些人埋怨麵包蟲有很高的角質素,會有角質素難以消化的問題,有些已經吃下麵包蟲的守宮會發生消化問題,尤其是整隻麵包蟲通過腸道而未消化掉。這通常發生於腸道完全塞滿麵包蟲或是因為麵包蟲對守宮而言太大隻的時候,已長大的大麵包蟲會超過3cm長,不要把牠拿來餵守宮幼體,另一方面,完全長大的守宮可以輕易吃下最大隻的麵包蟲。
剛脫過皮的麵包蟲,牠們的外殼還未沉澱很多的角質素,用此時的麵包蟲給守宮食用,以減少角質素的量,剛脫皮的麵包蟲其軟殼是白色的,而其他的麵包蟲是琥珀褐色的。 在容器內放入乾燥輾壓過得燕麥,加上兩片馬鈴薯,可以輕易的養出麵包蟲,深度不要超過3cm如果太潮濕會滋生菌類把麵包蟲都消滅,幼蟲、蛹及長大的甲蟲都可養在一起,直到有新的麵包蟲寶寶爬出來,在餵守宮的前一天,把牠們放在別的容器中,加入一些削片的蘋果、柑橘、香焦或胡蘿蔔,就像養蟋蟀一樣,是為了使麵包蟲填滿營養物,最後混雜上維他命/礦物質補充物。
無毛幼鼠 雖然豹紋守宮是吃蟲的,但無毛幼鼠是例外,因為無毛幼鼠對成熟的守宮而言是絕佳的食物,尤其是準備要生育的守宮,因為無毛幼鼠本身就含有豐富的營養,小老鼠的肝臟和其他器官都是非常營養的,你大可不用像塞滿營養物給昆蟲那樣的對待無毛幼鼠,但是把無毛幼鼠的臀部沾點維他命補充物也是有益的。
至少一直到守宮能夠適應這項食物,最好都還是餵活生生的無毛幼鼠,牠們的蠕動最吸引守宮,有些守宮最後能學會從你手中吃下解凍的無毛幼鼠,不過在達到那種地步之前,如果可能還是餵活生生的無毛幼鼠。
孵出的以及青少年的豹紋守宮長大的非常快,所以必須要給牠們吃很多食物,作者建議,基本上每天都要餵牠們4 ~ 6隻蟋蟀差不多就夠了,但要視守宮的行為去調整,如果牠很快就會吃掉全部的蟋蟀,那麼就再提供兩隻以上給牠吃,如果牠吃了幾隻蟋蟀之後速度慢了下來,似乎對蟋蟀失去興趣,那麼下一次餵食就給少一點。大隻的年青守宮大約15cm,能夠吃得下大隻的蟋蟀或最大隻普通的麵包蟲,依以上所述,每隔一天提供大致相同數量的食物。成熟的守宮一週只需要餵食2 ~ 3次.如果你想讓牠們繁殖的話,就要每隔一天餵一次,接近產蛋時期每天都要餵,大麵包蟲和麵包蟲,以及一週一隻的無毛幼鼠,將有助於使守宮保持在第一等的狀況。
如果你不確定你的守宮要吃多少才足夠,那麼就定期量體重,剛孵化的守宮大約有3 ~ 4克重,健康而未生育過的守宮體重稍微超過50公克,已知有將近一般體重兩倍的守宮,但被視為反常,對於許多的人工飼養的守宮而言,肥胖是一種危險,會導致肥胖的肝臟退化及其他疾病,至於如何拿捏食量,就要多去觀察。
水 豹紋守宮雖起源於乾燥的棲息地,但是仍然需要一定量的水份,不像一些沙漠蜥蝪一樣可以從所吃的食物製造體內的水份,豹紋守宮需要喝水,作者猜想,野生的豹紋守宮喝露水,露水即使在乾燥的棲息地也會存在。
提供水份給飼養的守宮,這有一些爭議,因為有許多守宮不會從水盤中飲水,幸運的是,豹紋守宮不屬於此例,給牠們水盤,水盤要小而淺,大約直徑7cm,深0.5cm,在牠們需要時,大約每隔一天,就會找到,作者建議要時常給予新鮮的水,每天要把水盤拿出來清洗,並加入乾淨的水。
守宮是有習慣的生物,偶爾會有壞習慣,有些會偶然養成在水盤中排便的習慣,如果有這種情況,就不能時常供應水盤,只在看到牠們要喝水時才放入水盤,喝完水就拿走。 繁殖 如果從守宮還是寶寶的時候就開始飼養牠們,那麼,大約4-6個月就可以輕易地分辨出性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溫和的把牠們抓在手上,然後翻過來看,公守宮的排洩口前端會有一排深色V型的前肛孔,母守宮也有這些毛孔,但卻小很多,而且顏色通常與周圍鱗片相同,所以幾乎是看不出來的,另一個方法是,公守宮的基部有一對突起物,就在排洩口的後端,稱之為“半陰莖”,那是一個外顯特徵,那一對囊狀袋儲藏著公守宮陰莖的成對的圓形突出部份,(許多人認為公的蜥蝪和蛇有兩個陰莖,但是那並不是非常正確,實際上,牠只有一個,但是分裂成兩個部份,而在基部相鄰。)有些飼養家主張,也可以藉由體型來分別性別,公守宮構造稍微大了些、粗厚了點,但是兩種性別的豹紋守宮在構造上都是變化不定的,而且大多跟牠們吃的好不好有關,如果這是你第一次嘗試繁殖豹紋守宮,那麼,還是由前肛孔/半陰莖來分辨公母。 |